谁给你说的鹤岗房价就是500块钱一平了?前两年鹤岗***式的房价信息传遍中国,极大的***了那些房奴和准房奴们,可他们搞混了一个概念:鹤岗有500一平的房子,可不是哪个房子都卖500一平!
鹤岗房价被曝光后很多人过去一探究竟,得到的信息是500一平的房子往往是位置偏年代久楼层不好的厂矿楼,这些房子往往主人都搬走了被闲置下来,又因为鹤岗是一个***枯竭型城市,在行情不好的大环境下就业机会少,外来人少连本地人都要跑外地谋生,就是想租出去都不太可能,可偏偏它地处东北每年还需要缴纳暖气费,你想想涨价是不可能了又没人住每年反而还需要几千块钱的暖气费,谁拿到这种房子都是鸡肋,能换点银子自然就有人卖了啊!
可它毕竟是一个地级市,城市人口还是有好几十万,它也有新房建好,百度了一下鹤岗的整体房价:
看到没?它的平均房价还是要3000块钱,也就是说好的商品房可能也需要4-5000的,不是真的500一平,就算4000一平的房子全中国有多少家庭买的起500平的别墅?而且鹤岗既然是***枯竭型城市,我想收入不会太高,大多数的本地人也不过2-3000而已,能正常生活已经不错了,别墅只能梦一下!
想多了。
鹤岗可能有500元一平方的房产,但是位置等方面可能也不尽如人意。而且鹤岗人均每个月净收入可能只有三千元左右的样子,这样的情况下,除去吃穿等用度,一个月也存不了几百元钱,这样的情况下,可能也是很难买起500平的别墅的。
鹤岗为什么房价低,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人口不断流出造成的。鹤岗原来是一个以煤业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,原来煤炭***丰富的时候,鹤岗也曾经是一座比较发达的城市。但是慢慢随着煤炭开***,煤炭***慢慢枯竭,这样的情况下,鹤岗经济可能就没有前些年那样好了,而且平均工资可能也不算高了。
从2019年黑龙江省各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,鹤岗平均工资是48238元,折合每个月是4019元的样子,可能在黑龙江省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了。而每个月4019元的工资,每个月净收入平均可能也就是3000元左右的样子了。
而且随着鹤岗经济不算太好,平均收入不算高,这样的情况下,可能有不少人也离开了鹤岗,开始去南方等地区去打工赚钱,而随着人口的减少,鹤岗市的房价可能就很难上涨了。刚才查了一下,鹤岗新房价格大概是3500元一平方的样子,而二手房价,大概平均为2394元一平方的样子。
综上所述,鹤岗可能有500元一平的房产,但是位置等可能不尽如人意,而且鹤岗人均净收入可能也就是3000元左右的样子,出去吃穿用度,每个月也剩不下来几百元,这样也是很难买车,***的。
这问题幼稚。
是你不了解情况。我这么给你说吧,你能买起车,但不一定买得起车位,你买得起车位,不一定买得起车库,既使你买的起车库,不一定加的起油。
所以说别墅不是买不起。不买有不买的原因。
一是人口少没必要。老龄化严重,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。住别墅即不方便,会让人更感孤独。
二是取暖物业费都是按平方米收费的。这些都是住别墅的后续消费。
三是房价之所以低是因为当地普遍收入水平低。收入低怎么应付别墅带来的高消费。
你还不够了解鹤岗!
谁告诉你鹤岗的房价只有500元一平米的,这都是网上以讹传讹的结果,不得不承认鹤岗的房价不高,但当地的商品房价格多在2000元左右,你说的那种是很老的房子价格,2000元一平方米,那么一套房子的总价大概在10多万元左右,这样的价格确实很便宜,但你要明白的一点是,那就是鹤岗的收入水平和需求量可能也不大。
如果按照当地人平均一两千元的工资来计算的话,买房压力仍然是有的,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买房,在就是鹤岗这些年人口一直在外流,这让本身楼市需求量就不大的它们,在房地产发展方面更是遇到了瓶颈,100多平米的房子和500多平米的房子住起来确实会有一定的差异,但在幸福感这方面可能不会太明显,500平米的别墅如果要买下来,那么至少要准备100万左右的价格,100万对于在鹤岗的当地人来说这价格可不便宜,另外别墅的价格和商品房的价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,销售的价格完全是两条线,比方说,我老家三四线城市5年前的商品房价格是四五千,但别墅的价格就可以达到10000多元每平米。
25万买500平米的房子做梦,我所了解的,现在农村里面自己建一个100多平米的平房,装修完都要20多万的价格,拿到开发商不赚钱了吗?鹤岗虽然经济水平一般,但其各方面的消费和全国其他地方也差不多,不可能大米几块钱一斤,在鹤岗只要几毛吧!
大家对鹤岗可能不太了解
我来说说吧
鹤岗房子便宜有几个原因
说白了就是房子建的太多了
拆迁户有的手里好几套房
手里好几套又卖不出去,所以使劲降价
经济差,人口外流,也有这个原因
所以现在几万元一套房很普遍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fnfw.com/post/8357.html